前幾天替剛滿三萬公里的F4i更換機油與前煞車的來令片(煞車皮),心血來潮順便做個
記錄,雖然僅止於外行人的胡搞瞎搞,各位讀者姑且觀之囉!
換機油前記得先將車稍微騎熱,這樣在更換機油時比較容易讓機油中的雜質帶出。
首先從車子的左側蹲下,隔著打檔連桿與整流罩可以看見引擎的卸油螺絲與卸油孔。
拿個臉盆墊在下面,接著拿12號開口鈑手將卸油螺絲轉鬆取下,讓機油充分洩出。
將卸油螺絲擦乾淨,檢視螺牙與墊片是否正常。
接著耐心等機油洩完,CBR-600F4i的機油交換量為3.3公升(含更換濾心),可得
等一陣子。
開口鈑手與卸油螺絲特寫。
把螺絲鎖回去並擦乾淨後,接著要更換機油濾心。由於本車的機油濾心螺牙口徑為
M20,可與許多汽車通用機油濾心,我選用的是台灣HKI製磁性高流量機油濾心,鋁合
金製品拿起來十分具有份量。
先來檢查一下洩下來的機油吧!稠稠糊糊的好比燒仙草,沒有特別的異狀,待會
可得倒進桶子裡拿去車行回收,部分縣市(如台北市)甚至連垃圾車都有回收機油的
服務,對DIY族而言十分方便,無論如何記得可別亂倒污染環境喔!
F4i的機油濾心突出於中間二缸排氣管頭段之間,將臉盆墊在其正下方。
一直以來在朋友的指導下,我都是徒手拆裝機油濾心,不過今天似乎使盡了吃奶
的力氣,機油濾心仍然紋風不動,看來只好拿來機油濾心鈑手硬拆......。
由於要閃躲整流罩的關係,不容易施力,兩個人輪流轉了幾次還是拆不下來。
一氣之下,乾脆拿出起子和鐵鎚打算直接插入濾心再然後暴力轉開,不過這鋁合金
高流量濾心的外殼都敲歪了,就是敲不破咧......,兩個人搞的滿頭大汗活像個笨蛋。
最後認份的把整流罩內殼拆開,由於比較方便施力的關係,三兩下就把機油濾心拆
下來了!
新舊機油濾心比較。
要裝上新的機油濾心之前,記得先在橡膠墊圈上,均勻塗抹一層厚厚的機油。
然後對準機油濾心的安裝孔位鎖進去,被剛剛那樣一折騰,大概也使不出
什麼怪力了,希望下次能輕鬆的把濾心轉下來。
接著繞到車體右側,引擎接近底部有機油的注油孔。
先將300cc新的機油倒入量杯,這次機油使用日本原裝的Mobile1 10w-40
SuperSync ,有JASO MA認證,可以使用在濕式離合器的車種而不會使離合器
打滑。
接著將漏斗插入注油孔。
將量杯內的新機油倒入。
再倒入另外三罐一公升裝的機油,旋上注油孔蓋,機油更換完成!!
再來就是更換前煞車的來令片了!F4i為前雙碟,所以一次要更換左右兩組卡鉗的
來令片才行。
F4i原廠使用的NISSIN製油壓式碟煞卡鉗,依據維修手冊的步驟,必須先鬆開
卡鉗固定螺絲,再卸除來令片插銷,才能取出來令片。
這次使用12號棘輪鈑手(俗稱嘎哩嘎哩,因為轉的時候會有嘎哩嘎哩的聲響)拆下
卡鉗固定螺絲,螺牙有稍微生鏽,噴一點恐龍191來除鏽。
移除卡鉗螺絲,就只剩下煞車油管與車身藕斷絲連啦~。
緊接著使用內六角鈑手轉下來令片插銷,就能移除蓋板(拇指按壓處)並取出來令片。
新舊來令片比較,來令片摩擦表面沒有變色等異狀,代表一切正常。
新舊來令片厚度比較,一般我們檢視煞車來令是否需要更換的依據,便是看圖上
的凹槽是否已經接近磨耗完畢。
卡鉗內側的活塞特寫。油壓式碟式煞車便是利用油壓放大的原理,在拉動煞車拉桿
時,煞車油推動卡鉗活塞,而活塞再推動來令片使其與煞車碟盤接觸,進而達到減速的
目的。
在平常的使用下,卡鉗活塞周圍都會堆積許多來令片的粉塵與其他污垢,可以趁機
使用專用清潔劑將周遭清潔乾淨,並檢查活塞是否有生鏽。
把來令片放進卡鉗,蓋上蓋板,鎖回來令片插銷,然後再把卡鉗塞回原本夾住
碟盤的位置,最後鎖上卡鉗螺絲,使卡鉗固定在前叉上。
才這樣說咧...你看這樣是要怎麼把卡鉗塞回碟盤那邊啦!!?
原來是我又耍笨了,由於在拆卸卡鉗與來令片時,活塞會緩緩的跑出來,導致
塞入來令片之後,兩片來令片感情太好夾在一起,容不下原本要在中間的碟盤啦!
這時得拿大一點的一字起子或活動開口鈑手等工具,將活塞擠回去、撬回去,
反正就是讓活塞縮一點回去(最好不要直接對來令片施力以免摩擦面破損,所以我
自作自受的再把來令片拆下來,把活塞撬回去之後再重裝一次),騰出空間好讓卡
鉗重新夾回碟盤。
由於煞車部件在車輛運行時,時常承受巨大的應力,所以活塞卡鉗與來令片插銷最好
要以原廠建議的扭力值鎖上去(不要太緊或太鬆的意思),這時扭力鈑手就登場啦!
參照維修手冊,來令片插銷的扭力磅數為18N.m;卡鉗螺絲的扭力磅數為30N.m,
這時便準此扭力數值設定扭力鈑手。
小心翼翼地鎖上螺絲,達到設定的扭力磅數時,扭力鈑手會發出「嗶--」的一聲示意。
最後再以重複動作更換另一邊來令片,就大功告成囉!!
後記:1.換完機油、濾心之後,記得先發動車子,稍微騎乘一段距離之後,檢查卸油螺絲與
機油濾心部分是否有漏油。
2.換完來令片之後,由於來令片、活塞可能還沒移動至正常的工作位置,騎乘前必須
拉動煞車拉桿(換後來令片時則踩後煞車數次),確認煞車力道回復正常後再上路
行駛喔!
3.感謝先進提供兩種有效率地推回卡鉗活塞且不會損傷到煞車卡鉗的方式:
(1) 卡鉗卸下後 先不要拿下 直接用手推卡鉗去壓碟盤 讓碟盤把活塞壓回
(2) 使用一字起子橇要換下來的那組來令片來把活塞推回
※2010.11.04 最新修正:
感謝前輩提出以下建議
1.在裝卸螺絲時,重要零件最好使用套筒鈑手,而不要使用開口鈑手,因為套筒鈑手
對於螺帽的施力平均於六個面(開口鈑手只能對四個面施力),比較不容易讓螺絲
滑牙,尤其在機油卸油螺絲的場合更要注意。
2.照片中的量杯款式本身有誤差,最多可能達40~50cc,購買量杯前需慎選。
3.加完機油後,需在冷車狀態確認機油液面高度(F4i的機油視窗在油底殼右側),
應介於上下限之間。
關鍵字:HONDA、CBR-600F4i、換機油